天才一秒记住【狂风中文网】地址:https://www.kfzw.net
“不止。”
赵岩顿了顿,“他还自己加了一句:‘零级阶,忘了名字。
’”
我愣住了。
一个人被剥夺语言到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得的地步,却还能记住那套驯化程序……这是多么深的创伤?又是多么顽强的生命力?
“周振国知道吗?”
我问。
“不知道。
或者说,他已经不在乎了。
对他而言,K-7只是数据点之一。
但对我们来说……他是第一个受害者,也可能是唯一能反向破解核心算法的人。”
我望向窗外,晨雾未散,远处海面灰蒙蒙一片。
如果K-7真的还活着,那他不仅是证人,更是钥匙。
不是打开静默工程的钥匙,而是摧毁它的引信。
我决定改变行程。
原计划是送陈宇回家,然后独自前往南美。
但现在不行。
K-7的存在意味着我们必须以最快速度建立“幸存者网络”
??让那些曾被沉默的孩子彼此看见、听见、确认存在。
只有这样,才能对抗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那种让人甘愿自我消音的心理机制。
我给许小阳发了条信息:“启动‘回声计划’。”
半小时后她回信:“已联络七省试点学校,十二名具备心理干预经验的教师志愿者待命。
阿?同意担任声音疗愈顾问。
问题是你能不能确保安全接入?”
我没有立刻回复。
安全从来不是我们的前提,只是代价。
傍晚,我带陈宇去了海边公园。
夕阳西下,几个孩子在放风筝,笑声随风飘荡。
我坐在长椅上,打开笔记本,开始整理育音谷幸存者的线索。
除了K-7,还有至少十九个编号儿童下落不明,其中三人曾在二十年前出现在云南边境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后来该校突发火灾,所有档案焚毁。
我正翻阅旧地图,忽然感觉有人站在身后。
回头一看,是个穿灰色夹克的男人,戴着帽子,手里拿着一本破旧的日历。
他没说话,只是把日历递给我,翻开的那一页写着:“三月十七,潮退时见影。”
我抬头想问,他人已转身离去,步伐稳健却不急促,像完成了一项早已演练多次的任务。
我低头细看日历背面,发现用铅笔极轻地画了个符号:一座倒置的塔,塔尖插入地面,四周环绕着七个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