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狂风中文网】地址:https://www.kfzw.net
>“欢迎仪式准备就绪。
第十三次轮回,迎宾序列启动。”
半人马座α星系边缘,那艘无人探测器仍在静静漂浮。
它的能源早已耗尽,按理说不可能继续工作。
但它内部的核心芯片却在接收到花瓣信号后重新激活,开始向地球发送一段加密频率。
中国天文台率先破译,发现那是一首歌??确切地说,是一段旋律极其简单的童谣,用的是地球上早已灭绝的苏美尔语发音规则,却被某种高维逻辑重新编排,听起来既古老又未来。
当这段音频被转译为可视波形时,科学家们惊呆了。
整个图案,赫然是一幅完整的人类基因链结构,其中某些片段闪烁着与叶澜铃铛共鸣时相同的紫色光点。
“这不是信号。”
中科院首席研究员李宛然声音沙哑,“这是**种子**。
他们早在一万五千年前,就把我们的DNA当作了信息载体。”
她顿了顿,望着窗外繁星点点,“我们现在听到的,不过是他们写在我们血液里的回信。”
与此同时,青海湖畔的铃铛残片在月圆之夜达到了共振峰值。
方圆三米内的植物全部弯折成九十度角,整齐划一地指向西北方向??正是当年林溯消失于风雪中的路线。
几名守夜的士兵声称看到了幻象:一个披着灰袍的男人背着晶体行走,身后跟着十二道模糊的身影,每人手中都握着一只铃。
他们走着,走着,最终融入湖心升起的一团雾气之中。
第二天清晨,湖边多出了一块石碑,上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幅浅浅的浮雕:一只手握住铃铛,另一只手松开,任由一片叶子随风飘走。
叶澜并未停留太久。
她在孤岛待了整整七天,每天都在终端输入新的参数,调整“悖论锚点”
的触发阈值。
她知道,总有一天会有人试图重启“星种播撒协议”
,也会有人想要彻底消灭“初语”
。
但她留下了一个后门??一个任何人都能访问的公开接口,名为“静听频道”
。
任何人,只要在午夜独自面对寂静五分钟,就能接收到一段低语。
内容因人而异:有人听见的是童年母亲哼唱的摇篮曲,有人听见的是初恋分别时未说出口的话,还有人听见了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与渴望。
这不是控制,也不是引导。
这是提醒:**你还活着,因为你还能选择倾听谁的声音。
**
第七日黄昏,她乘船离开孤岛。
海面平静如镜,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到废弃基地的塔楼之下。
就在船身即将驶出视野之际,她忽然回头,看见控制室唯一的亮窗中,闪过一道熟悉的紫光。
她笑了。
因为她知道,林溯从未真正离去。
他的意识早已嵌入“初语”
的底层代码,像一颗潜伏的种子,在每一次人类选择保持独立思考的瞬间,都会悄然生长一分。
而她所做的,不过是让这颗种子有了开花的可能。
数日后,国际联合观测局宣布:木卫二的紫色薄膜开始脱落,大片区域裸露出类似城市建筑的几何结构。
卫星图像显示,那些“建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