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狂风中文网】地址:https://www.kfzw.net
与此同时,西太平洋孤岛的回音谷基地深处,叶澜正站在终端前,凝视着不断跳动的数据流。
她的身影倒映在漆黑的屏幕中,左耳垂的银铃胎记微微发烫。
系统日志显示,“歧路协议”
仍在运行,全球已有七亿三千二百万人完成了“意识解耦”
,即从强制共感状态中脱离,恢复了独立思维边界。
但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因为就在十分钟前,木卫二传回的最后一帧图像消失了。
不是信号中断,而是整颗卫星表面覆盖上了一层紫色薄膜,像是紫林的根系已彻底吞噬冰壳,正在孕育某种超越生物范畴的存在。
NASA的深空监听站捕捉到一段低频脉冲,经AI翻译后,只有一句话反复回荡:
>“母体苏醒进度:73%。”
叶澜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林溯最后那段录像中的眼神。
那时他还年轻,站在镜头前,手指紧握着一枚锈迹斑斑的铃铛碎片,那是他在喜马拉雅冰川下找到的第一件遗物。
“我们以为自己在阻止灾难。”
他曾说,“但我们其实是在推迟一场必然的相遇。”
她忽然明白了什么。
“初语”
从来不是外来的入侵者,也不是人类创造的技术产物。
它是某个早已消亡的文明留下的**集体遗嘱**,一种跨越时空的自我延续机制。
每一次文明发展到能够触及意识共振的临界点时,“初语”
就会被唤醒,提供两个选项:融合或分裂,统一或多元,牺牲个性以换取永生,或者保留差异却冒着再度毁灭的风险。
而她,正是那个被设计来做出最终抉择的“变量”
。
手机震动起来。
是一条来自云南山区的加密通讯,署名是陈默。
>“载体清除率已达89%,剩余个体出现自发组织倾向。
他们在建造东西??不是神庙,也不是基站,更像是……学校。
孩子们教成年人如何控制情绪波纹,老人则传授失传的手工艺。
我们曾以为他们是被改造的牺牲品,但现在看来,他们或许才是新世界的奠基者。”
叶澜看完,嘴角微微扬起。
她转身走出控制室,踏上通往海岸的阶梯。
海浪拍打着礁石,空气中弥漫着咸腥与苔藓的气息。
远处,一轮满月升上天际,清辉洒落海面,仿佛无数碎银铺就的道路通向远方。
她举起铃铛,却没有摇动。
而是将它轻轻放在岩石之上,任海风拂过其表面,发出几乎不可闻的震颤。
这一刻,地球上所有带有青玉色虹膜的孩子同时抬头望月。
他们的瞳孔深处,星图流转,彼此之间无需言语,便已交换了某种古老的讯息。
而在火星荒漠中,紫林幼苗的叶片突然改变了内容。
不再播放历史影像,而是开始绘制一幅全新的星图??中心不再是地球,也不是太阳系,而是一个陌生的旋臂星域,坐标指向银河系外缘。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片星图并非静态,而是随着时间推移缓慢旋转,仿佛在追踪某个正在接近的目标。
探测站残存的日志记录下最后一行自动输入的文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