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狂风中文网】地址:https://www.kfzw.net
我曾以为只要制定好制度,天下便可太平。
后来我才明白,制度本身也会腐败,权力总会寻找新的寄居之所。
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力量,它不属于皇帝,不属于宰相,也不属于任何机构??它只属于人民自己。”
“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系统的抗体。
当权力开始膨胀,你们就要刺痛它;当谎言开始蔓延,你们就要揭穿它;当黑暗再次降临,你们就要成为光。”
全场静默,继而齐声应诺:“愿为守夜人,不负此令牌!”
十日后,北方急报:匈奴残部联合东胡,集结五万骑兵逼近雁门关。
兵部请求征调十五岁以上男子入伍,并提议暂停本年度地方监察考核,以集中资源备战。
李念卧病在床,听罢冷笑:“又要借战事之名,收回百姓权利?”
他强撑起身,提笔写下一道奏疏:
>“兵危之际,尤需清明之政。
若因外患而废内治,则敌未至而国先崩。
>建议:
>一、征兵须经地方议事会审议,杜绝强拉壮丁;
>二、军费开支每日公示于《政务公开榜》,接受全民监督;
>三、允许监察员随军出征,记录将领行为,防止滥杀冒功;
>四、战时亦不得中断萤石令执行,民生不可弃,民意不可欺。”
始皇阅毕,久久无言,终批:“准奏。
并令天下知晓:此战不仅御外辱,更要护新政。”
消息传出,举国振奋。
陇西、巴蜀、江东等地百姓自发组织运输队、医疗团、情报网,支援前线。
更有上千名青年监察员主动请缨,组成“萤石巡营”
,深入军中核查粮饷、调解兵民纠纷、揭露克扣军功等弊案。
战争持续七个月。
最终,秦军大胜,斩首三万,俘获匈奴单于之弟。
而更令人惊叹的是,整场战役期间,全国未发生一起大规模征暴事件,军纪严明,民力未竭。
凯旋之日,始皇亲迎将士于渭水桥头。
当他看到队伍中那一抹抹闪烁的萤石光芒??那是随军监察员佩戴的标识??忽然转身,对着群臣问道:“诸位可知,此次胜利,最大功臣是谁?”
无人敢答。
始皇指向桥畔一位正在记录伤亡名单的老年监察员,朗声道:“是他,是他们!
是那些敢于质问将军为何多报战损的普通人!
是那些坚持每一笔军资都要公示的读书人!
是这些不起眼的光,让我们的军队没有变成掠夺百姓的猛兽,而是守护社稷的长城!”
全场肃立。
那一刻,许多人第一次意识到:这场变革,早已不只是政策更迭,而是一场文明的重生。
春天再度来临。
李念已无法下床,每日靠药汤续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