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狂风中文网】地址:https://www.kfzw.net
“那就让他背叛一个空壳。”
李念冷笑,“真正的核心指令,只有我知道。
而我会把它,埋进下一代的血脉里。”
自此,“镜渊”
转入地下运行模式。
三百监察员化整为零,分散赴任各地要职,表面隶属各级衙门,实则互为耳目,构建起一张无形巨网。
而李念的身体,也如秋叶般日渐凋零。
冬至那天,他执意登上咸阳南郊新建的“议政台”
。
此台高五丈,仿古观象台而建,四周环绕十六根石柱,每根刻有一项基本民权:言论、监督、集会、教育、公平赋税、司法申诉……
台中央立一面铜镜,名为“自省之鉴”
,专供官员述职时面对反省。
李念扶栏远眺,关中平原银装素裹,远处村落点点灯火,如同星辰落地。
他忽然问:“今年全国共设立多少座议事亭?”
“一万两千三百七十六座。”
王昭答,“另有三千五百学堂开设‘公民课’,教授监督权与议事规则。”
“够了吗?”
他又问。
“还不够。”
王昭摇头,“边境仍有郡县抵制萤石令,西域商道上的官吏依旧瞒报关税,就连皇宫膳食采买,也被查出虚报三成。”
李念笑了:“那就继续烧。
哪怕我闭眼了,火也不能熄。”
回程途中,他在马车上昏睡过去。
梦中,他看见自己年少时的模样,站在直笔院外,捧着一卷《治国策论》,却被门吏呵斥:“寒门子弟,也敢妄议朝政?”
他又看见柳承恩被押上囚车,百姓哭喊相送;看见田稷在齐地田野间奔走,身后跟着一群赤脚孩童朗读《野草赋》;看见苏婉儿站在公堂之上,手握竹简,直视太守……
最后,他看见无数手持萤石灯的人,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照亮了一座又一座黑暗的城池。
醒来时,已是深夜。
他唤来王昭,取出一枚玉匣,内藏一枚纯金打造的微型令牌,仅有拇指大小,正面镌刻“终钥”
二字,背面则是一幅微雕地图??覆盖全国所有镜渊节点。
“这是我留给未来的钥匙。”
他说,“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得开启。
只有当‘镜渊’全面瘫痪、百姓再度失声之时,才能交给下一个点燃灯火的人。”
王昭双手颤抖接过:“您信谁能接下它?”
“我不知道。”
李念望着烛火,“但我相信,只要还有人在为公道争辩,还有孩子愿意写下‘监督’二字,那个人就一定会出现。”
翌日清晨,李念召集所有在京监察员,举行最后一次训话。
他说:“我不是圣人,我也犯过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