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狂风中文网】地址:https://www.kfzw.net
我们降落时,科考队员已撤离大半,只留下两名自愿留守的技术员协助接入通信系统。
寒风如刀,呼啸着刮过金属外壳,发出呜咽般的共鸣。
E-7远程启动扫描程序,十分钟后传回结果:塔体内部存在活跃能源反应,但尚未全功率运行。
控制系统处于待命状态,需要双重生物密钥才能激活??也就是说,有人计划在未来某个时刻亲手按下开关。
“为什么选这里?”
我问。
“因为这里是世界的尽头。”
许小阳低声说,“没有法律,没有监管,也没有见证者。
如果要在地球上抹去一种思想,最好的地方就是没人相信它存在的地方。”
我们在主控室架起临时工作站。
赵岩带着设备进入塔基,试图破解防护协议。
六小时后,他带回一块锈蚀严重的铭牌,上面刻着一行小字:“登阶计划?终章节点?ProjectLadderFinalNode”
。
背面还有一串编号:L-9。
“L级?”
我心头一震。
育音谷日志中提到过,L级是最高权限层级,仅限“创始成员”
使用。
整个项目历史上,拥有L级密钥的人不超过五个。
周振国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正是林昭年的导师,已失踪二十年的陈默之。
“陈默之……”
我喃喃念出这个名字。
他是最早提出“情感频率共振理论”
的心理学家,也是“静默工程”
最初的学术奠基人。
后来因反对军方将技术用于儿童实验而被除名,官方记录称其死于一场车祸。
可现在看来,或许他只是消失了。
“也许他没死。”
苏倩调出一份尘封的联合国环境署报告,“1998年,这座科考站曾接收过一名自称‘气候观测员’的访客,停留两周,期间独自进入过通信塔三次。
登记名字是假的,但虹膜扫描残留数据显示,匹配度高达92.7%。”
我的心跳加快。
如果陈默之还活着,如果他就是那个准备启动终局基站的人……那么这一切就说得通了。
不是复仇,也不是权力,而是一种扭曲的救赎。
他可能认为,只有彻底清除人类的情绪混乱,才能避免战争、暴力、痛苦。
就像一个医生,为了治好病人,不惜切掉所有神经。
当晚,暴风雪突袭基地。
电力一度中断,备用发电机勉强维持核心系统运转。
我在昏暗的灯光下翻阅从育音谷带出的原始档案缩微胶片,终于在一份加密附录中找到了关键信息:L-9密钥并非单纯的身份验证,而是基于“道德困境应激反应”
生成的动态密码。
换句话说,要解锁系统,必须经历一场真实的心理考验??比如,在明知后果的情况下,选择是否牺牲一人拯救多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