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狂风中文网】地址:https://www.kfzw.net
护士拿来写字板,他缓缓写下:
>“我想告诉所有人,
>那些让我们变乖的课,
>是毒药。”
我深吸一口气,把这句话拍下来,上传到共述平台紧急通道,并标注“新型精神操控证据链补充”
。
当天下午,E-7发来加密信息:
>【发现新变种】
>近期监测到一组异常语音数据包,伪装成儿童睡前故事APP在全球分发。
核心音频嵌入经过调制的《小星星》旋律,持续播放15分钟以上可诱发轻度顺从心理倾向。
已追踪到三个服务器节点,分别位于塞浦路斯、哥斯达黎加和哈尔滨。
>建议立即启动“清源行动”
。
我召集团队开会。
许小阳带来两位新成员:一位是曾在新加坡情报部门任职的语言分析师苏倩,另一位是脑机接口专家赵岩??他的妹妹就是因接受“情绪优化治疗”
而失去自主表达能力的受害者之一。
“这不是技术问题。”
赵岩盯着投影屏上的脑波图谱说,“这是文化入侵。
他们把控制逻辑包装成育儿理念,把奴役美化为成长引导。
现在流行的‘高情商教育’‘情绪管理课’,很多都在偷偷灌输‘压抑即美德’的价值观。”
苏倩补充:“我们截获了一批教材样本。
里面大量使用‘懂事’‘体贴’‘不让大人失望’作为奖励机制,同时将‘顶嘴’‘任性’‘情绪化’与‘危险’‘不可爱’建立神经关联。
长期接触者会产生条件反射式自我审查。”
会议室陷入沉默。
良久,我说:“那就从根上拆解它。”
两周后,“真实之声”
项目升级为“反向启蒙计划”
。
我们在云南试点推出一套对抗性课程体系,专门针对0-18岁人群设计。
课程不教知识,只做三件事:
一、识别情感操控话术(如“我都是为了你好”
“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
二、练习表达负面情绪(每天必须说出至少一句“我不喜欢”
“我生气了”
);
三、重建语言主权意识(让孩子给父母写“情绪账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