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狂风中文网】地址:https://www.kfzw.net
背景里传来孩子们朗读诗歌的声音,清脆而坚定。
“我已经联系上两名退休研究员。”
她说,“其中一个答应见面,但条件是他必须匿名,且不能录音。
他在信里写:‘我不是为了正义,是为了睡个安稳觉。
’”
“地点定了吗?”
“下周三,昆明老火车站咖啡馆,下午三点。
他会戴一顶灰呢帽。”
我记下信息,正要挂断,她忽然压低声音:“你知道吗?刚才有个孩子交来一幅画,画的是一个穿白大褂的男人站在镜子前,镜子里却没有他的影子。
她说这是‘吃声音的人’。”
我的心猛地一缩。
挂掉电话后,我打开《静默工程全图谱》的最终版。
七十二小时倒计时还剩不到二十小时。
这份文件包含了从1985年育音谷立项至今的所有可验证证据:资金流向、人员名单、实验记录片段、脑波操控原理、跨国渗透路径,以及周振国亲笔签署的三份绝密指令影印件??其中一份标题赫然写着:“关于建立长效认知闭环系统的可行性报告”
。
只要发布,全球媒体必将掀起新一轮风暴。
但也意味着,我们将彻底暴露在对方视野之下。
我深吸一口气,点击“预设发布”
确认键。
系统提示:任务已锁定,无法撤销。
走出资料室时,实习生正抱着一叠打印稿站在走廊尽头。
她看见我,快步走来:“刚收到一条跨境语音留言,来自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打电话的是个十七岁少年,他说他从小就会梦游,每次醒来都在写同一篇日记??内容全是关于‘蓝色房间’和‘甜水’。”
她递过纸页,手指仍在轻微颤抖。
我接过一看,脊背骤然发凉。
那篇日记的末尾,用歪斜却熟悉的字体写着一句话:
>“爸爸说,只要我不说出去,他就不会消失。”
而这笔迹……竟与许小阳童年作业本上的字迹完全一致。
“你有没有问他父亲的名字?”
我问。
“问了。”
她咽了口唾沫,“他说……叫周振国。”
我脑中轰然炸响。
周振国不仅亲自参与基层实验,还在海外继续生育后代,植入同样的心理程序?还是说??这个少年根本就是当年被转移的“样本”
之一?
我立刻拨通许小阳电话,无人接听。
再试E-7的加密频道,信号被自动拦截,弹出一行红字警告:
>【通讯环境存在监听风险,建议终止传输】
我迅速切换至备用卫星线路,终于接通E-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