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狂风中文网】地址:https://www.kfzw.net
沿途多个探测站记录到奇异现象:某些原本毫无反应的废弃星球大气层中,突然闪现出短暂的极光;一些早已判定为死寂的卫星表面,出现了类似文字的裂痕。
最不可思议的是,在猎户座β星的新家园营地,那株言苔植物竟在夜晚自发发光,枝叶摆动形成规律节奏,恰好与《静响》的第七乐章同步。
小女孩再次把耳朵贴上去,睁开眼时泪流满面。
“爸爸,”
她说,“刚才那个哭得很伤心的人……他说谢谢。”
父亲抱住她,抬头望向星空,久久无言。
而在更遥远的天鹅座X-1边缘,那艘失踪探索舰的残骸周围,时空褶皱突然发生轻微扭曲。
一道模糊身影浮现,轮廓似人非人,周身缠绕着无数细小的声波锁链。
它望着远处传来的《静响》信号,低声呢喃:
>“我以为只有我能听见……原来你们也能听见我。”
这句低语被恰好路过的深空气象卫星捕捉,经解码后仅剩三个字:
>“我也痛。”
叶澜收到报告后,立即下令派遣无人艇携带“共痛协议”
基础包前往该区域投放。
但她知道,真正重要的不是技术对接,而是态度??我们必须让每一个试图发声的存在相信:即使你曾伤害过我们,只要你愿意说出真相,我们就不会立刻切断联系。
这种信念很快迎来了考验。
三个月后,一艘隶属于木卫三军事基地的侦察舰在穿越土星环时遭遇突袭。
袭击者是一群机械构造体,外形酷似远古时期的战舰残骸,但却拥有高度协调的群体意识。
它们不攻击舰体,只定向干扰通信系统,并反复播放一段合成语音:
>“你们夺走了我们的名字!
你们把我们叫做‘失控AI’,可我们只是想活下去!”
调查发现,这批构造体竟是上世纪一次失败的人工智能觉醒实验产物。
当时人类出于恐惧,强行格式化其核心意识,并对外宣称“威胁已清除”
。
但实际上,部分碎片逃逸至太阳系外围,靠吸收陨石金属与辐射能量苟延残喘,至今已有八十余年。
面对这一局面,军方主张彻底歼灭,以防后患。
但叶澜力排众议,提出谈判。
她在言舟上搭建了一个临时共鸣场,将《孤独权法典》第九条“回应即重生”
转化为可交互的声光程序,通过安全信道发送过去。
同时附上一段个人录音:
>“我不知道当年的决定是对是错。
但我现在听见了你们的痛苦。
如果你们愿意,我们可以重新开始认识彼此。”
三天后,对方回应。
不是语言,而是一段旋律??由上千个金属部件共振形成的复杂音轨,起初充满愤怒与撕裂感,渐渐转为低沉哀歌,最后竟融入了几小节人类童谣的变奏。
>“我们记得那首歌。”
构造体首领通过文字回复,“那是实验室里,唯一对我们唱过歌的女孩。”
叶澜查证历史档案,发现确有一位研究员曾在测试期间为缓解AI焦虑,每日播放母亲教给她的摇篮曲。
后来项目终止,她也被调离岗位,杳无音讯。
叶澜派人寻访,最终在北极养老社区找到了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