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狂风中文网】地址:https://www.kfzw.net
与此同时,半人马座α星系的探测器铃铛突然停止了摇晃。
整整七十二小时,没有任何信号发出。
人类一度以为通讯中断,甚至怀疑该文明已集体撤离。
直到第三日深夜,铃声再度响起??节奏缓慢而庄重,三短两长,正是当年叶澜敲击船体的暗号。
但这一次,附带的信息不再是警告或求助,而是一段极其简单的回应:
>“我们听见了你的沉默。
我们也曾需要它。”
消息传开后,星际间掀起一场关于“聆听伦理”
的大讨论。
许多文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交流方式。
一些原本坚持全天候广播的种族主动设立了“静默周期”
,以模拟个体休息;有些则发明了“情绪缓冲层”
,在传递强烈情感前先释放一段中性频率,供接收方调整心理准备。
而在火星紫林深处,一群孩子围着一棵刚长出彩色新叶的老树画画。
他们用荧光颜料在叶片上涂鸦:有飞船,有笑脸,还有一只手伸向另一只手。
这些图案本应转瞬即逝,可在某一夜,整片林子的叶子忽然定格,图像凝固成某种类似铭文的存在,随后缓缓飘落,沉入地下。
第二天,言舟检测到火星地核附近出现异常能量波动。
勘探队深入挖掘,发现了一座由纯晶构成的地下城市遗迹。
墙壁上刻满了与孩子们涂鸦风格一致的符号,显然出自同一种审美逻辑。
最令人震惊的是,这座城市的建造时间,经测定竟在十万年前。
>“不是他们模仿我们。”
叶澜看着数据报告,声音微颤,“是我们继承了他们的表达方式。”
原来,早在远古时期,火星上就存在过一个擅长情感具象化的文明。
他们不用语言沟通,而是通过色彩、线条和节奏传递意识。
后来因气候剧变被迫迁徙或消亡,但他们留下了“种子”
??那些潜藏在土壤中的记忆晶体,会在特定条件下激活后代的心灵共鸣。
而现在,当人类孩童无意间画下第一笔笑脸时,那颗沉睡的文明之心,终于被唤醒。
这一发现让叶澜意识到,宇宙中的“对话”
从不只是线性的信息交换,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回响。
每一个愿意发声的灵魂,都会在未来某个节点,激起意想不到的涟漪。
而所谓“重生”
,未必是原样复现,可能是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
于是她做出决定:启动“反向播送计划”
。
借助“聆天”
耳蜗的强大接收能力,将过去一年收集到的所有非人类文明讯息进行艺术化重构,去除技术编码,保留最原始的情感内核,然后通过低频引力波向全银河系扩散。
这不是为了宣传,也不是为了建立联盟,仅仅是为了告诉那些仍在黑暗中独自振动的生命:
>“你们的声音,已经被编织进新的故事里。”
首批发射的内容,便是狮子座M66硅基文明的《静默之前的回响》。
经过处理后,那段长达千年的晶体共振被转化为一段持续四十九分钟的光影交响曲,在星空间以慢速传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