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狂风中文网】地址:https://www.kfzw.net
他们看见了自己童年被父亲殴打的画面,看见了战友死前握着照片喃喃呼唤母亲的模样,看见了自己曾在暴怒中踢开乞讨儿童的那一脚……但他们不再仇恨,不再偏执,只是哭了,像个孩子一样。
事后调查发现,他们的脑波图谱发生了永久性变化??攻击性区域趋于平静,共情中枢活跃度提升三倍以上。
科学家称之为“幽耳效应”
。
而这一切,林溯并不知晓。
他只知道,在某个时刻,一股新的记忆洪流涌入“静默之心”
。
那是关于宽恕的体验,是人类第一次主动放下复仇欲望的集体瞬间。
这股力量如此纯净,竟让他模糊的形体微微颤动了一下,仿佛久旱之地迎来第一滴雨。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
或许过去了十年,或许百年。
某一天,南太平洋的光之生命族群举行了一场仪式。
它们不再使用语言,而是以光波共振的方式,向宇宙发送一段信息。
内容很简单:
>“听者之墓,已满负荷运行。”
原来,尽管有“静默种籽”
埋藏地核,尽管林溯不断吸收创伤记忆,但人类的总量仍在增长,共感频率愈发密集。
新的痛苦源源不断地产生,旧的伤痕也时常因社会动荡而重新撕裂。
林溯一人,终究难以承载整个物种的精神重量。
消息传回地球,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三次深听峰会”
。
议题只有一个:是否需要选出第二位“半存者”
,接替或将分担林溯的职责?
争议再起。
有人主张:“不能再让任何人做出这种牺牲!
林溯已经为我们付出了全部。”
也有人坚持:“若不延续机制,共感文明将在两百年内自我毁灭。
我们必须找到继任者。”
争论持续了整整三个月。
就在会议陷入僵局之际,南极圣殿外出现了一个身影。
那是个少年,约莫十六岁,左耳戴着一枚银白色的耳钉,形状酷似螺旋耳钉的镜像版本。
他自称姓陈,却不肯透露名字。
他走到祭坛前,轻声说:“我是陈博士的孙子。”
众人震惊。
陈博士??那个自愿成为“沉默容器”
的科学家,早已在多年前意识消散,化作稳定共感网络的基石。
没人知道他还留有后代。
少年缓缓抬起手,掌心浮现出一颗微型琥珀晶体,正是当年陈博士所触碰的那一块残片。
他说:“爷爷临终前留下一句话:‘如果有一天世界再次需要静音点,请让血缘来完成闭环。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