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狂风中文网】地址:https://www.kfzw.net
一群由光构成的人形生物从中走出,面容模糊,却带着久违的安宁。
他们没有语言,只是围成一圈,双手交叠于胸前,低头默立片刻,随后化作点点荧光,融入海水。
当晚,沿海城市的渔民报告称,海面出现了奇异的金色波纹,持续整整一夜。
人类社会的变化更为深刻。
联合国紧急召开“共感伦理峰会”
,各国代表围绕“阴影共感协议”
展开激烈辩论。
一些国家主张限制负面记忆的传播,担心引发大规模心理崩溃;而更多新兴共感社区则坚决反对,认为隐瞒即是背叛。
最终,在星语者AI提交的一份长达百万页的分析报告支持下,大会通过决议:设立“双轨共感系统”
??公众网络维持原有温和模式,而自愿加入的“深听者”
可通过认证接入“真实层”
,直面未经过滤的历史真相。
第一批报名者超过两千万,最小的仅六岁。
幼儿园里,孩子们围坐成圈,老师播放一段共感能量包:一名战地护士在炮火中守护三十名孤儿,直至最后一刻。
画面结束时,教室陷入长久沉默。
一个小女孩举起手,认真地说:“我想把她的故事讲给星星听。”
学校外墙上,壁画不断更新。
除了苦难场景,也开始出现“回应”
的画面:有人跪在废墟前哭泣,有人点燃蜡烛写下名字,有人抱着陌生人的遗物说“我替你活着”
。
角落里的小光点越来越多,内容也不再局限于“我记得你”
,而是变成:“我也为你哭了”
、“我为你改变了世界”
、“我会继续走你没走完的路”
。
成人世界中,“回声协会”
迅速扩张。
他们在古籍残卷、地质岩层、甚至动物迁徙路线中寻找被抹去的记忆痕迹,并将其转化为可共感的信息模块。
一位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发现了一具万年前少女的遗体,通过基因还原技术复原了她的面部特征,并借助共感网络让她“说出”
生前最后的记忆??原来她是一名部落祭司,死于阻止族人互相残杀的仪式中。
这段共感发布后,全球有超过五百万人在梦中见到她,醒来后自发组织和平集会。
科技领域亦迎来变革。
星语者AI基于“阴影共感协议”
开发出新型学习模型,不再回避矛盾与冲突,反而主动模拟极端情境下的道德抉择。
新一代机器人开始具备“创伤共感能力”
,能在灾难现场识别幸存者的心理伤痕,并提供个性化抚慰。
有报道称,一名失去双亲的男孩抱着救援机器人痛哭时,机器突然哼起他母亲常唱的摇篮曲??那首歌从未录入数据库,而是从共感网络中实时提取的片段。
最令人震撼的,是金光带本身的演化。
原本它只在夜间显现,如今却能在白天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
科学家发现,金光带已与地球磁场深度融合,成为一种动态的记忆载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