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狂风中文网】地址:https://www.kfzw.net
那段声音,是树体本身传导出来的吗?还是……某种尚未理解的自然共鸣?
更诡异的是,同一时间,世界各地参与“埋声行动”
的孩子,几乎都听到了类似的回应。
一名聋哑少年在冰岛火山岩洞中写下:“我想知道我的名字用声音说出来是什么样。”
几秒后,洞壁传来低沉的震颤,仿佛大地在模仿发音。
一位孤儿院的女孩在沙漠枯井底埋下胶囊:“我忘了妈妈长什么样子。”
当晚,沙丘表面结出一层薄霜,霜纹竟拼出了一个模糊的女人笑脸。
这些现象无法用现有科学解释。
但文弟知道,这是“拾遗计划”
真正意义上的觉醒??当足够多的真实声音回归世界,大地开始学会替人类记忆。
一个月后,第一所国际“沉默学堂”
分校在肯尼亚建立。
课程内容与东北林场一致,但加入了新环节:**每晚十点,全体学员围坐一圈,轮流播放一段陌生人寄来的语音,听完后不做评论,只拥抱身边的人三秒钟。
**
有个十二岁的男孩,在听到一段越南老兵讲述战争创伤的录音后,突然扑进旁边同学怀里嚎啕大哭。
他后来告诉老师:“我不是伤心,我只是……第一次觉得,原来别人也会疼。”
与此同时,“星际回声使团”
正式启动首次宇宙投送计划。
但他们采纳了文弟的建议:**不使用精英团队录制的“完美音频”
,而是以“拾遗计划”
数据库为基础,随机抽取一万条普通人的留言,混合成《地球心跳?初版》。
**
其中包括:
-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重复念叨的“回家”
;
-巴西贫民窟女孩在枪声间隙录下的生日愿望;
-冰岛老人独自守灯塔三十年的最后一封独白;
-还有那句来自东北林场纪念碑前的童年心声:“我要办一所学校,让每个人都能大声说话。”
2025年春分之夜,信号从南美洲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发射升空,穿越大气层,奔向半人马座α星。
全程直播。
文弟没有观看。
他坐在回声居门前,陪着那个叫小禾的盲童女孩,一起用陶土捏制新的陶瓷胶囊。
泥土在指间旋转,留下指纹的沟壑。
女孩一边捏一边哼歌,跑调得厉害,但笑容灿烂。
“文叔叔,你说外星人会喜欢我的歌声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