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狂风中文网】地址:https://www.kfzw.net
逐步升至“深切呼唤”
。
NASA果然行动迅速。
“星际回声使团”
的初步架构已经成型,成员包括语言学家、神经科学家、儿童心理学家,甚至还有一位专攻原始部落口述传统的民俗学者。
他们计划向宇宙发送第一份正式回应??不是文字,不是图像,而是一段由十万条真实人类语音剪辑而成的“情感交响曲”
。
但文弟始终拒绝出任顾问。
他知道,真正的对话不该由权威开启,而应从最柔软的地方开始。
清晨六点,村里的孩子们陆续来到回声居外的小空地。
那个失语的小男孩也来了,裹着厚厚的棉衣,眼神怯生生的。
文弟走过去,把刚做好的传声筒递给他。
木头被打磨得很光滑,两端嵌着贝壳制成的扩音口,中间刻了一圈极浅的字:**听见你的人,就在路上。
**
男孩接过,手指微微发抖。
他不会说话,但会写字。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递给文弟。
上面用铅笔写着一句话:**我想让妈妈听到我笑。
**
文弟蹲下身,轻声说:“那我们就录下来。”
他们在屋后搭起简易录音棚,用旧毛毯吸音,麦克风是南屿志愿者捐赠的老式动圈话筒。
文弟教男孩对着传声筒做各种声音练习??咳嗽、哼歌、拍手、跺脚。
最后,他拿出一部手机,播放了一段音频:那是男孩母亲去年偷偷录下的视频,她抱着空荡荡的婴儿床,低声唱着童谣。
男孩听完,忽然抬起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弧线,像是在模仿歌声的起伏。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张开嘴??没有声音,但他脸部肌肉剧烈抽动,喉咙震动,仿佛在用力发声。
文弟屏住呼吸,盯着示波器屏幕。
波形出现了。
虽然肉耳无法听见,但仪器捕捉到了微弱却清晰的声波振动。
这是他的声音,被身体记住,却被命运封存。
“你在说话。”
文弟声音发颤,“我一直都知道。”
当天下午,这段无声的“呐喊”
被转换成可视声谱图,再经算法还原为可听频率,最终生成一段奇异而动人的音频??像是风穿过竹林,又像雨滴落在铜铃上,带着压抑多年的痛楚与渴望。
文弟将它命名为《无声之声》,并上传至“拾遗计划”
数据库,编号:**ECHO-207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