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狂风中文网】地址:https://www.kfzw.net
他立刻拨通林澜电话。
“有人在用‘石头的记忆’原理反向操作。”
他说,“不是大地记住了声音,是有人把旧日的情绪刻进了地质层,再通过特定频率唤醒……他们在制造‘记忆回响’。”
林澜沉默片刻:“你是说,‘逆声社’已经掌握了主动植入集体潜意识的技术?”
“不止。”
文弟握紧胶囊,“他们在复制‘聆听’的形态,却注入虚假的情感内核。
就像种下一棵假树,枝叶是真的,根却是毒。”
挂断电话后,他调出全球“声脑网络”
重启以来的数据流。
异常信号集中在北纬°一带??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中国东北,连成一片古老的冻土带。
这些区域的地壳震动图谱显示,每隔23小时17分钟,就会出现一次微弱但规律的声波共振,频率恰好与人类梦境中最易接受暗示的θ脑波重合。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信号的内容高度统一:
全是“放弃倾听”
的劝诫。
>“你说的话没人懂。”
>“没人真正在乎。”
>“闭嘴才是安全的。”
它们不像语言,更像某种精神催眠曲,在人们入睡时悄然渗入意识底层。
文弟立即启动“聆语者”
应急小组。
李昭带着技术团队赶赴西伯利亚监测站,林澜则协调国际声学联盟封锁异常频段。
而文弟本人,决定重返东北林场。
临行前,他在南屿海滩举行了一场小型仪式。
数百名参与“拾遗计划”
的志愿者聚集于此,每人手持一只空白胶囊。
他们不说愿望,也不道感谢,而是齐声念出一句话:
“我在此,真实存在。”
声音汇入海风,被“聆宇一号”
同步捕捉。
那一刻,地球电离层再次泛起涟漪,仿佛宇宙也在点头。
七十二小时后,文弟抵达林场遗址。
积雪覆盖着重建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当年幸存孩子的名字。
他打开便携式声纹扫描仪,沿着冻土边缘缓慢移动。
当仪器行至一棵老松树下时,警报骤响??地下三米处,检测到高强度声学驻波结构,其波形复杂度远超自然形成可能。
“人工嵌入的。”
他喃喃道。
他取出特制钻探设备,小心翼翼向下挖掘。
两小时后,一块黑色石板显露出来。
表面布满细密沟槽,排列成螺旋状纹路,宛如一张天然黑胶唱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