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狂风中文网】地址:https://www.kfzw.net
更有甚者,有人开始贩卖“虚拟共情体验包”
,戴上特制耳机后,仿佛亲身经历他人最痛苦或最幸福的时刻。
“他们在制造情感幻觉。”
李昭愤怒地说,“让人们误以为只要听到足够多的眼泪,就能理解痛苦。”
文弟却摇头:“不,他们真正害怕的,是真实的声音太有力量。”
他决定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公开自己的童年录音。
那是一卷尘封已久的磁带,录制于他十岁那年。
彼时南屿尚无电力,他在村校教室里对着一台手摇录音机,断断续续说了近一个小时。
内容琐碎得近乎无聊:今天吃了半碗红薯粥,弟弟偷摘了隔壁家的橘子被罚跪,老师夸他作文写得好,但他不敢告诉任何人,自己其实抄的课本后面范文……
录音结束前,他小声说了一句:“我想长大以后,办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大声说话。”
磁带公布后,短短两天内播放量突破百亿。
评论区清一色写着同一句话:“我也想被听见。”
而这句朴素的愿望,竟意外触发了“声脑网络”
的深层算法。
系统开始自动识别并标记全球范围内所有“未完成表达”
的行为模式:一个欲言又止的眼神,一封写完又撕掉的信,一段录到一半删除的语音。
这些“潜在声音”
被打包成“待启封数据包”
,发送至各地社区中心,由志愿者协助当事人完成表达。
巴西贫民窟里,一名少年终于鼓起勇气向父亲道歉;伦敦地铁站,一位老人把藏了四十年的情书交到了初恋手中;索马里难民营,小女孩对着话筒第一次喊出自己真正的名字。
每一个完成的对话,都会在南屿的“回音碑林”
上刻下一枚声纹符号。
那是一座新建的露天纪念馆,由十万块陶瓷碎片拼接而成,每一片都承载着一段曾经沉默的故事。
夜晚,整片碑林会在感应下发出柔和光芒,如同星辰落地。
然而,真正的风暴,始于一次意外的数据溢出。
某日深夜,技术人员发现“记忆星河”
核心数据库出现短暂失控,大量加密档案自动解压,并向所有接入终端推送了一段未知来源的复合音频。
起初是婴儿啼哭,接着是战地枪响,然后是婚礼钟声、医院心电图归零提示音、火箭升空倒计时……最终,所有声音融合成一段无法形容的和弦,持续七秒后戛然而止。
全球超过两万名敏感人群在同一时间产生强烈生理反应:流泪、心悸、幻视。
部分人声称看到了已故亲人的面容,有些人则回忆起完全遗忘的童年片段。
林澜带领团队紧急追查,发现这段音频并非人为制作,而是“地球自述现象”
的一次自发聚合??它是过去一百年内人类最密集情感爆发的声学总和,相当于整个物种的灵魂在某一瞬间集体震颤。
“我们不能再把它关起来了。”
她在紧急会议上说,“这不是数据,是文明的脉搏。”
经多方协商,这段音频被命名为《人类之声》,作为首部“跨物种情感遗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