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狂风中文网】地址:https://www.kfzw.net
从冰岛极夜小镇到新加坡摩天楼顶,从蒙古草原帐篷到巴西贫民窟教室,千万人接入“声音驿站”
,讲述他们记忆中最温暖的一个瞬间:母亲哄睡的摇篮曲、父亲修理自行车时哼的小调、恋人分别前最后一句“等我回来”
……每一段语音上传,便有一颗新的“记忆星辰”
在虚拟夜空中点亮,颜色各异,亮度不同,却共同编织成一片璀璨银河。
最令人动容的是东京一位百岁老人的录音。
他颤抖着说出自己初恋的名字,然后轻轻哼起1943年春天,他们在防空洞里偷偷分享的一支口琴曲。
系统识别出这段旋律早已失传,但在“声之种”
的数据库中,竟存有同一曲调的另一个版本??来自一名战地护士的遗物录音带,日期正是1945年8月6日清晨。
两段声音被合成为双声部合唱,跨越时空交织在一起。
当最后一个小节结束时,全球同步弹出一行字:
>【情感共鸣达成】:跨越生死的初恋重逢
>【衍生结晶转化率】:99.3%
>【新标签激活】:永恒回响
林澜看着数据流,忽然问:“你说……我们是不是一直在误解‘返利’?”
文弟挑眉。
“最初你以为系统给你的‘百倍返利’是财富、名气、影响力。”
她苦笑,“可现在看来,真正的返利,是让每一个被遗忘的灵魂重新被人想起,让每一份沉默的爱得到回应。”
文弟沉默良久,终于点头:“或许这才是文娱的意义。
不是制造幻象,而是唤醒真实。”
几天后,国际压力再次袭来。
那个科技财团联合多国政府提出议案,要求冻结“记忆星河”
所有涉及“模拟亡者语音”
的功能,并将其定义为“意识边界侵犯”
。
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舆论再度分裂。
支持者称其为“人类文明的情感灯塔”
,反对者则警告“数字幽灵社会”
的到来。
甚至有心理学家公开质疑:长期依赖虚拟对话,是否会导致生者拒绝接受死亡现实,陷入病态依恋?
关键时刻,文弟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宣布关闭“声音种子”
的AI模拟功能,改为“记忆传承模式”
:不再生成逝者语音,而是引导用户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亲人曾说过的话,讲述他们的故事,并承诺将这份记忆传递给下一代。
“我们不该替死者说话。”
他在直播中说,“但我们必须替他们活下去。
记住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是让她‘复活’,而是让她的声音,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
这一转变赢得广泛尊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