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狂风中文网】地址:https://www.kfzw.net
八十年代,有艘外轮在台风夜里撞上了暗礁,全船遇难。
可之后几年,每逢风雨夜,电台里总能收到他们的求救信号,声音一模一样,呼号也对……直到有个懂声纹的老导航员听了回放,说‘不对,这人说话时不喘气’。”
众人默然。
当天午后,文弟独自登上北崖。
那里有一块突出海面的黑岩,形如俯冲入水的鹰隼,当地人称“望归石”
。
据传百年前,渔女们常在此等候丈夫归来,若见帆影便吹响骨哨传递平安讯号。
如今哨声早已失传,只剩断壁残垣立于浪涛之上。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连接卫星天线,再次打开那段由“海语者07”
发来的音频文件。
频谱分析界面缓缓展开,那串隐藏在笛声后的GPS坐标清晰可见。
但他这次不再关注位置信息,而是将整个音频拆解成毫秒级片段,逐帧观察波形变化。
忽然,他在第4分17秒处捕捉到一丝异样。
在主旋律暂停的间隙,背景噪声中出现了一段极微弱的叠加音??几乎被海浪掩盖,若非使用量子降噪算法几乎无法分离。
当他将其提取并拉伸十倍播放时,竟听出了一个人声的残影:
>“……文……回来……别信……标准版……”
他的心猛地一沉。
这不是合成音,也不是AI生成,而是真实人类录音经过多重压缩与掩蔽处理后的残留!
而且,说话者的语气熟悉得令人心颤。
“阿公?”
他喃喃道。
可问题是,这段音频是在老人尚未发病前就发送给他的。
也就是说,这条信息,要么是预录的,要么……是某种超越时间逻辑的存在。
他猛地想到什么,迅速调出“真实语言库”
的日志系统,查询【NY-001】样本最后一次本地备份的时间戳。
结果显示:**200X年X月X日23:48:11**,录入人:阿木尔。
正是老人亲笔签名的那一天。
可就在三分钟之后,系统日志显示有一次未授权的远程读取操作,来源IP已被清除,但数据包特征残留表明,对方不仅下载了完整音频,还植入了一段反向反馈程序,能在未来某个特定条件下激活隐藏信息。
换言之,老人早在三年前就预料到了今天的危机,并用自己的方式留下了一条“时间胶囊”
。
文弟感到脊背发凉。
他重新审视整件事:为何“心语科技”
偏偏选中云南傣族老妪的声音?为何他们复制的“海语”
偏偏少了那半个音的颤动?为何虚假信号会选择在夜间发射,且频率恰好与“听音塔”
的共振区间吻合?
一切都不是巧合。
这是一个跨越十年的布局。
有人早就盯上了“真实语言库”
,尤其是其中那些蕴含文化密码的濒危语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